新浪潮论坛:解构“中国视效大片进击之路”

临近春节档,疫情阴影笼罩下,大众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拥有大屏优势的视效大片上。近年来,国内视效大片在市场的感召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经过了最初的起步探索阶段,逐步开始呈现崛起之势。那么,中国的视效大片目前正在经历怎样的探索和革新,正在向哪些方向前进?

2月1日,由新浪娱乐主办的新浪潮论坛邀请国内知名导演路阳、郭帆、乌尔善,MORE VFX特效总监徐建等电影人一起作客圆桌论坛,从视效技术发展、审美变化、电影制作工业流程、团队培养、IP打造等方面解构中国视效大片的进击之路。

国内视效技术的“不可能”与“可能”

数字视效技术是视效大片的核心,直接影响着电影的视觉呈现和观众的观影体验。从《流浪地球》的硬核科幻,到《刺杀小说家》宏大的画面叙事和震撼的视听盛宴,国内视效技术已经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很多以前“不可能”做到的效果变为了“可能”。

谈到《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的视效团队和技术,路阳导演表示,这部电影主创都是中国电影人,技术上集合了一套完整的动捕、面捕、虚拟拍摄等视效技术配置,用以呈现真人和虚拟交互的奇幻世界。

比如徐建总监和他的团队在做“赤发鬼”这个数字角色时,前后用了三年时间。考虑角色本身的生物生长、运动常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模型,骨骼、肌肉、皮肤设计,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研发出适合角色的“毛孔系统”;同时由于这个角色只有一个眼珠子,形象特殊,要通“动捕技术”尽量复原演员的表演,可以说“一直在尝试、一直在推翻、一直在摸索”。还有郭京飞要演一个衣服,如何处理这种虚拟表演,如何通过动捕、面捕、前期后期的技术来呈现这个角色的奇妙之处,涉及到大量新技术、新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徐建团队一直在“非常艰辛的去尝试新技术”。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中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字角色,视效团队除了数字角色、虚拟拍摄这些技术配置之外,还进行了一周的“测试拍摄”,这种预排摄系统以前可能在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现在中国自己的电影人开始掌握这些技术,把它们应用到电影的创作里面”,中国电影视效技术的发展与迭代正在这些先锋电影人的努力下把众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如何建构可被观众接受的美学风格?

对于偏向奇幻、科幻设定的架空类视效大片在审美风格上很容易翻车,在建构奇幻世界的美学基调时,如何化解观众对奇幻风格的抗拒心理,避免踩雷?如何营造观众可以接受的视觉风格?《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表示:“新的概念艺术设计需要尽量让观众在看的时候不产生违和感,审美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认同感,而这个认同感需要时间去建立。”他们在做《流浪地球》的时候做了很多套方案,在不断尝试和总结中找到那些可以让观众产生某种共情感的理想状态。

路阳导演分享了其在《刺杀小说家》中倾向打造的美术风格流派和奇幻风格。这部电影主要以南北朝和北魏时期为机理,加入了一些汉唐和东南亚元素,整体上希望营造一个在东方故事框架里的东方美学。他说,“我们要讲中国的故事,……要找到和我们当今时代的联系,和电影的联系,要做一个明星的电影样式,但只是中国的,不是外来的。”

推进中国电影工业流程本土化还需多久?

郭帆导演在《流浪地球》上映期间说过,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在特效制作方面也有10年左右的差距,跟顶级科幻片导演诺兰和卡梅隆相比恐怕有100年的差距。与好莱坞百年工业化体系发展进程相比,当前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此,徐建总监认为,欧美国家从工业文明开始,在几百年时间里,一直在积累工业化标准和流程;而中国从一个农业化为主的时期快速的迭代到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于工业标准规范化没那么重视。我们所要做的工业化,不是高科技化,而是将其“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比如在《刺杀小说家》拍摄中就调整了传统协作模式,将动作、美术、虚拟拍摄流程优化,最大程度保证了“效率”和“有效性”。

对于构建当前电影工业化标准问题,徐建认为一定是需求量到了,才能产生需求标准。 通过对这些工业标准的投入,让未来的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工业化。

乌尔善导演表示:“ 所谓的‘工业化’是把所有的经验变成可以量化、重复、延展的工作方法。”在做《封神三部曲》时,电脑视效和数据的管理公司魅斯通过统筹管理,把这些视效技术不同难度的制作内容,分包给了全球8家分包公司,帮助其做制作环节和整个的标准化环节,来完成标准化制作。

在本期新浪潮论坛上,四位专业电影人还就中国视效团队的培养与优势,《封神三部曲》、《流浪地球2》等系列IP的打造等方面对中国视效大片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谈到电影视效人才流失问题,徐建认为,整个社会提供的人才基数越来越多,但因为目前这个行业不赚钱,大部分高素质人才被互联网、游戏行业吸引走,再加上人才培育体系不健全、行业门槛较低等原因,不良现象丛生,导致行业留不住高素质人才。对此,乌尔善也表示,要做出成功的、赚钱的电影,“让视效工作人员既有荣誉感,也有和他们才华相匹配的收益,他们才能够留在这个行业里”。

可以看到,在郭帆、路阳、乌尔善、徐建等电影人的不断尝试和探索下,中国的视效大片已经走上了视效技术自主化、工业体系规范化、审美风格市场化的良性发展轨道。春节档上映的几部新片也是市场对当前中国视效大片阶段性发展成果的一次检验。结果可期。







责任编辑:蘩黐補